睿迎网杠杆操作=杠杆炒股平台网址=易倍策略杠杆炒股网站

十大正规杠杆平台排行
正规杠杆平台排行
  • 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蒙古长调,如何回到年轻人身边?

    157

    第一次去内蒙古大草原,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就在想一个问题,“在百里不见人烟的自然环境下,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唱起苍凉的长调,他们身边只有苍天和草原,那么这些歌是唱给谁听的?”

    研究多年民族音乐,萧梅才意识到,长调悠缓的节奏,自由的律动,演唱者用一种特殊的发音和长长的拖腔,让人感觉到一种绵延不尽的草原气息。这些音乐特征与她眼前的辽阔的草原完全是贴切的。

   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杨玉成是蒙古族,在上海音乐学院读完博士后,在中国音乐学院和内蒙古大学任博士生导师。对他来说,研究蒙古民族音乐是始于血脉的本能,对蒙古族长调民歌进行理论研究与保护抢救,是持续多年的学术重心。

    一位演奏马头琴的学员在后场调音,琴上的小纸条是演出注意事项    摄影/王晓东

    1947年之前,蒙古族传统社会结构是由王公贵族、寺院高层喇嘛所构成的封建主上层阶级和由乡村富户、普通民众、一般喇嘛所构成的下层阶级所构成。长调则是跨越阶层的文化。在王公贵族的宴席上,在那达慕大会等大型活动上,在过年、过寿、生儿、新家宴请、婚礼、宴会等民俗仪式场合中,长调无处不在。更为常见的情景,则是牧民在日常劳动中的自娱自乐,贯穿牧区牧民生活的全部领域。

    杨玉成说,“文革”期间,长调的破坏很严重,很多歌曲失传,传承链断裂,成了长调民歌历史从兴盛到衰亡的分水岭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传统生活方式在蒙古族民间逐渐恢复,但很难再回到过去的面貌。随着改革开放深入,流行文化和新的娱乐渗透,牧民的生活也发生巨变,长调失去牧民生活娱乐的主导地位,日渐式微。

    一些蒙古族牧民迁移到城镇和发达地区,城镇人口超过牧区人口,城镇化趋势明显。如此一来,长调的生存根基更是摇摇欲坠。

    2007年,杨玉成曾经带着团队到锡林郭勒调查蒙古族长调的生存状况。当时的锡林郭勒草原,由于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无法从事农耕生产,仍保持了畜牧业生产方式和传统民俗文化生活,可以算是最后一方“净土”。

    但在细致的田野调查后,他发现,长调民歌在这里的流失情况严重,约有60%的曲目失传。当地有不少老牧民会唱长调,但由于民俗文化环境的急剧改变,他们很少再演唱。

    “更明显是的传承人的数量减少。在察哈尔、苏尼特、阿巴嘎、锡林浩特长调传承人数都不过几十名,尤其是各旗青少年中,学唱长调者寥寥无几。”他在当年的调查中发现,重要的地方性风格和演唱技法消失或异化,演唱习俗和文化功能异化、丧失。

    他认为,长调民歌千百年来都是靠口耳相传,通过各种民俗活动和日常生产生活得以传承传播。但随着牧区交通设施的改善,牧区与外界之间畅通无阻,非互动式的、跨地域传播,取代了社区内部的人际互动。过去牧民固有的文化结构瓦解,长调也难以传承。

    阿拉坦其其格在后台等待演出    摄影/王晓东

    也正是那个时期,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阿拉坦其其格决定回到家乡,开辟自家的牧场用作公益教育基地。

    “她刚开始启动长调培训的时候,蒙古长调的传承是堪忧的。她是抱着期待开启自己的工作。”杨玉成认为,真正长调的传承是一种文化,是无处不在的生活,是大自然连接在一起的。

    “如果我们住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,在钢琴前教长调,这种传承是错误的。长调只有回到天地之间,在自然之间,才是有生命力的。”他认为,长调的传承之所以不容易,就是要回到自然的土壤和生活本身,如果没有自然的语境,孩子们很难体会到长调的悠长与辽远。

    “阿老师为什么伟大,因为她带着所有的孩子,听着百灵鸟的歌声,白天捡牛粪、放牧,夜里看星星、生火做饭,你就得在牧民的生活土壤中,才能真正感受到长调。”杨玉成说,最近几年,他一直想做回访田野调查,根据他获得的数据,当年不同的旗能唱长调的只有20多人,现在数量已经上万,而且很多都是年轻人和孩子。

    萧梅曾在1996年寻访会唱长调的老人,当年,68岁的巴达玛对她说,很多长调,打拍子是绝对不行的,弹钢琴唱,也唱不出来,就必须跟着(老师)唱,“否则好多小东西都没有了。就像烹调,花椒、大料、味精等调料都没放进来一样,没味道了”。

    萧梅教授与蒙古族长调大师、“草原歌王”哈扎布(中)、潮尔手萨仁格日勒。    萧梅供图

    她也曾去东乌珠穆沁草原寻找一位在50年代就特别有名的歌手莫德格。

    那天,他们一行人在老人家里等到天黑,老人才蹒跚回来。跟他们解释,她得把羊群哄睡了才离开,羊群都是她的孩子。聊天时,老人把一双骨节很大的双手交叉着放在膝盖前,没有任何表情,嘴角轻轻蠕动,深沉的歌声就在小土屋里出现了。

    “当时那个声音,好像在一个特别深的山间,小土屋里的一切都凝固了,又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飘浮,有一种特别坚韧的东西。好像在拉着你,使你不由自主去感受草原上的风。”那一刻,萧梅被这种来自大地与自然的歌声击中,久久无法平静。

    杨玉成(左)与长调大师莫德格。2008年,在杨玉成教授的推动下,莫德格被认定为蒙古族长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    杨玉成供图

   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

    吴丹

   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相关阅读 蒙古长调会失传吗?16年来她免费培养了上千名学生

    老一辈长调艺术家相继去世,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,年轻人离开草原,离开家乡,长调不可避免走向衰落。

   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2-28 10:45 罗岗:气候危机导致蒙古帝国崩溃?|新春阅读

    气候变化和瘟疫流行,直接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崩溃,之后欧亚大陆的东西方成了彼此隔绝的区域。

   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2-08 11:34 春节旅游指南|主题景点“与龙共舞”,“非遗年”成年轻人追逐的“新国潮”

    依托主题IP和龙年形象进行衍生品经济开发,也是一些主题景点的商业化模式。

    02-07 20:18 景德镇瓷器“涌入”直播间 非遗产品正在借助短视频火起来

    抖音非遗品类背后,是其扩充品类的诉求。

    2023-08-08 19:02 开放式办公如何解决私密需求?不如躲进静音仓

    在设计上海,参展品牌释放出足够的创意和诚意,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者和粉丝奔赴而来,重启行业对话。

    生活美学+ 2023-06-21 12:3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